苏东坡母亲教子智慧:表现在哪里?(中)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诗书教子 下句是 苏东坡母亲教子智慧:表现在哪里?(中)

苏东坡母亲教子智慧:表现在哪里?(中)

2023-11-24 02:00|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苏洵从此杜门谢客,发奋读书,最终成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这一点,我们可以才欧阳修《苏明允墓志铭》“年二十七始大发愤,谢其所往来少年,闭户读书为文辞”看出。 苏洵的成就与程夫人对他的勉励和无私的奉献是分不开的。“勉夫教子,底于光大”这是司马光对他的最高评价。

如果《三字经》是这样苏洵的记载:“苏老泉,二十七,始发奋,读书籍;得妻勉,终有为”,那么,就更为公正和恰当了。

我们从苏洵在《嘉佑集·祭亡妻程氏文》“昔予少年,游荡不学,子虽不言,耿耿不乐。我知子心,忧我泯没”中就可以看到,正是那一晚的夫妻剖心,促使苏洵的思想逐步改变。

对于程夫人“勉夫教子”,史学家司马光在《武阳县君程氏墓志铭》写到“况如夫人,能开发辅导成就其夫、子,使皆以文学显重于天下,非识虑高绝,能如是乎?古之人称有国有家者,其兴衰无不本于闺门,今于夫人益见古人之可信也。铭曰:贫不以污其夫之名,富不以为其子之累,知力学可以显其门,而直道可以荣于世。勉夫教子,底于光大。寿不充德,福宜施于后嗣。”(《武阳县君程氏墓志铭》司马光)

或许程氏夫人默默契地为家计操劳,令到苏洵内心惭愧非常。一个堂堂大男人整日游手好闲,无所事事,让一个妇道人家操心劳碌,终于有一日,苏洵良知发现,决心要为家里做一些有用的事,而在苏洵生活的年代,这样的大事,莫过于考得功名!

对于程夫人,史学家司马光所作《武阳县君程氏墓志铭》对她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夫人喜欢读书,能理解书中的大道理。

苏轼、苏辙小时候,夫人亲自教导他们,经常告诫他们说:你们读书,不要效仿同辈人仅仅想要让人知道自己是个读书人罢了。

常常称述援引有关古人名誉节操的事例来勉励他们,她说:你们如果能为正道而死,我也没什么忧愁悲哀的。不久,二子同年考中进士,又同时考进贤良方正科。

苏辙答辩语言尤其恳切率直,使人惊异,这都是夫人平时对他勉励的结果啊。

由于,苏洵天性爱好自由,文章也崇尚自然,因此向来不喜欢钻研专为了科举考试而设立的“属对声律”之类的学问。

但为了考进士,又不得不学习他不喜欢的东西。

29岁,他再一次赴京赶考,文章虽写得出众,但仍不合考官人要求,再一次名落孙山。直到1057年,49岁的苏洵与2个儿子一起进京,才得以自己的文章才学名满京师。

慈母教子,程夫人不仅勉励丈夫上进,而且对苏氏兄弟精心抚养教育,谆谆教诲,鼓励他们“奋厉有当世志”,“立乎大志,不辱苏门,也不悔于国家。”

程夫人除操持家务外,还担当着孩子们的启蒙教育任务,亲自教授他们的诗书,并经常给他们讲古今成败治乱的故事,培养他们的品德、情操和气节。

苏东坡作为文化巨人,苏东坡的成才环境历来为人们所关注。 然而,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苏东坡的成才环境究竟怎么样?

那么,程氏究竟如何用自己的文学修养,滋养了孩子们呢?

苏东坡母亲是如何教育孩子?

下面,我们看一看苏东坡的降生与名字的由来

第四节苏东坡的降生与名字的由来

宋仁宗景佑三年,公元1036年十二月十九日(1037年1月8日),在苏洵28岁的时候,在四川乐山附近一个叫眉山的小镇上,生下了一个婴儿,他就是后来成为宋代的文学大师、著名的散文家、诗人、书法家、画家的苏东坡,名苏轼。 在苏轼之前,程氏还生有长子景先,只是在苏轼两岁时就夭折了。

又过了一年,苏辙出生了。

据记载,程氏嫁到苏家后生了六个子女,但后来只有苏轼、苏辙兄弟俩幸运地存活了下来。

苏轼降生时,祖父苏序正值六十三岁,七十五岁的祖父去世时,苏轼已十二岁,祖父年轻时生的高大英俊,身体健壮,酒量极大,慷慨大方,是眉山的名人。

这是一个普通的平民之家,10年之内,美丽又大方的程氏为老公苏洵生了六个孩子,该男婴排行第五,取名“轼”。

苏洵为何给两个儿子取名苏轼苏辙?

古代极重取名,作为一代文豪的苏洵,为自己的两个儿子取名,自然也花了不少心思。苏洵长子名苏轼,次子名苏辙。这中间又有什么讲究?

苏洵年少无行,到二十七岁方发奋读书,二十九岁生下苏轼,三十一岁生下苏辙。在苏洵年近四十的时候,曾经写了一篇文章《名二子说》,明确提到自己为两个儿子命名的原因。

两兄弟的名,都和古代马车有关。

对长子苏轼的名字——

苏洵写道:“轮、辐、盖、轸,皆有职乎车。而轼独若无所为者。虽然,去轼,则吾未见其为完车也。轼乎,吾惧汝之不外饰也!”“轼”是古代车前用作乘车人扶手的横木。

和车轮、车辐(支撑轮圈的细条)、车盖、车轸(车底的横木)相比,轼仿佛没什么作用。可是,如果一辆马车没有车上扶手的横木,又总让人觉得不完整。于是,这个没有实际作用的“轼”,就只剩下装饰的作用了。

苏洵说,我儿苏轼啊,我担心你不注意外在的装饰啊。苏洵希望苏轼能够察言观色,掩饰真心,遇事不要冲动,对人不能过于坦诚。

其实,苏东坡的性格却没有与父亲希望相同。

不过,苏东坡的乐天性格,正如林语堂在《苏东坡传》写道:“吾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以陪卑田院乞儿,眼前见天下无一不好人”,这种性格让他从来不向命运低头,是非常好的。

苏东坡的许多诗文,批评了执政者,但却被陷害关进了监狱,几乎被置于死地。

最终他免于一死,被朝廷发落到黄州这一蛮荒之地,在生活条件的窘迫,周边环境的恶劣的逆境之下,而苏轼却用其坚韧性格,展示了一个乐天派的生活情趣。

“东坡肉”与《猪肉颂》,就是在生活极其艰难、境遇极其糟糕的情形下诞生的。

可以说,在艰难困苦下的这种乐观的心境,成了苏轼创作中国独一无二的“东坡肉”。

我们平时只读过苏东坡的诗文,吃“东坡肉”,却不知他画的画厉害不厉害。

2018年秋季拍卖市场,最备受瞩目之一的作品,当数苏东坡的《木石图》。

(《枯木怪石图》局部图 图片 来源于 网络)

(图片 来源于 网络)

全图请横屏欣赏——

(图片 来源于 网络)

2018年11月26日,苏轼传世名画《木石图》以4.636亿港币在香港佳士得拍卖专场成交,约合4.1亿人民币, 刷新了中国古代字画的世界纪录!

对次子苏辙的名字——

苏洵写道:“天下之车莫不由辙。而言车之功,辙不与焉。虽然,车仆马毙,而患亦不及辙。是辙者善处乎祸福之间也。辙乎,吾知免矣!”“辙”就是马车行走留下的印迹。苏洵说,天下的马车行走都遵循前车的印迹行走,可说起马车的功劳,大家根本不会提到车辙。虽然车辙无功,但一旦车翻了马死了,出了祸事了,车辙也不会受到牵连。苏洵的意思说,如果苏辙能够甘心做一个车辙,虽然不能大富大贵,但也可以免于灾祸。

对于弟弟苏辙,他与哥哥性格有所不同,真正的拜相参政,官拜副总理(副宰相,尚书右丞、门下侍郎)之高官。

其实,苏轼名字中的“轼”在古文里的意思是“车前的扶手”。

父亲苏洵希望这个孩子,今后就算默默无闻,也要扶危救困、真正对社会有用。 这是囚徒最佩服苏洵先生的地方,尽管他年轻的时候有些吊儿郎当、无心向学。

但他绝对是一个好父亲,不像有些家长,只盼孩子象摇钱树一样生长。

他继承了儒家知识分子的优良传统: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从苏洵29岁再次考进士不举以后,到1057年的的20年间,他经常外出游历,足迹遍及大江南北,也开始与一些有才有识之士交往,在家的时候不多。

他的两个儿子苏轼、苏辙却在慢慢长大了。

苏洵父亲苏序年事已高,也从来不大管家中之事,因此两个儿子的教育的责任,就全部落在他们的母亲程氏的身上。

下面,我们接着看苏东坡的母亲教子密码。

第五节 苏东坡的母亲教子密码

苏东坡的母亲程氏是一位很有教养的妇女,饱读诗书,深明大义。

她亲自教儿子读书,引导效法先贤,树雄心,立大志,以"澄清天下"为己任。 所以此时苏东坡的母亲既有时间又有心情专心致志叫儿子读书。

苏东坡母亲认为历史事迹既教人知识,更教人明是非造就做人的品德操行,所以非常重视教儿子读历史。

一、“自编教材”:苏东坡母亲寻觅孩子启蒙中学习乐趣

当苏轼、苏辙兄弟两三岁的时候,苏东坡母亲程氏便开始了对他们的启蒙教育。 她制定学习计划,授课内容,亲自教孩子们读书识字。 当时的启蒙读物,对于两三岁的孩子来说,还很深奥。

程氏就自己从历年书籍中找出故事,自编教材,给孩子们授课。由于程氏深入浅出,苏轼兄弟学习得很认真。

二、“因材施教”:苏东坡母亲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

根据孩子的特点。程氏按照两个儿子不同的性格,施以教育。

苏轼和苏辙兄弟俩性格不同,但苏轼好动,苏轼活泼好动,做事常常虎头蛇尾;苏辙好静,做事能持之以恒。

所以,苏母对他们的教育也不同。

为了磨去苏东坡的浮躁,苏母就让他抄《史记》《汉书》等经典书籍。 在抄书中,苏东坡开阔了眼界,熏陶了情操,还练习了书法。在抄书时,有时用王体,有时用颜体,后来在模仿中形成自己的特点,成为宋朝最光彩夺目的书法家之一,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

三、“东坡种松”:苏东坡母亲培养孩子的劳动习惯

苏东坡母亲程氏系出名门,知书达理,学养深厚。对儿子的教育也非常严格。因其信道教,等两个儿子稍大时,便把他们送到一位道士那里当学生。

有一天,苏东坡和伙伴们在山上玩,顺手拔下了一棵刚种下不久的小树苗当剑使。这件事传到母亲耳中,母亲非常生气。她对苏轼说:“俗话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一棵树需要十年的时间,才能从幼苗长成大树,你把树苗拔了下来,那么一棵大树也就过早地毁在你手里了。” “娘,我再也不拔树苗了。”

苏东坡诚恳地说。 “那么,你知道树木都有那些用处吗?”母亲进一步启发道。

“树木可以盖房子、做家具。”苏东坡轼答道。 “你每天在山林中玩耍,绿葱葱的大树,是不是使你感到心情舒畅?夏天时,太阳火辣辣的,在树荫下人是不是感到很凉快?如果山上是光秃秃的一片,还能给人带来阴凉吗?你拔掉一棵树苗,就是破坏了一片绿荫啊。” 惭愧地说:“我错了。

从今以后,我要年年栽树,不栽满一万棵不罢休!”

苏东坡说到做到,每隔一段时间就去种树,从不间断,一直在他读书的山坡上栽下了数万株松树。多年的种树经历使他掌握了丰富的种树技术,好多人都来跟他学习种树经验。他的种树方法被人称为“东坡种松法”。

同时,多年的种树经历,使他丰富了生活,增长了阅历,对自然、山水、花草、树木充满了喜爱之情,这对他日后的为人为文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苏东坡从小就从母亲那里懂得了爱惜树木的道理。虽然那时候还没有“环保”的意识,但苏母却能够从树木的用途及其成长不易的角度启发孩子对大自然的珍爱。

离开家后,苏东坡兄弟无论走到哪里,都与普通百姓保持着密切的卫联系;无论官做多大,每到一处,都挖土开渠、植树造林,改造环境。

苏东坡一生几遭贬抑,四处流落,但所到之处,荒山变绿野,废土成良田,远近几十里,都知道这里有一位“种松大王”,他创造的“东坡居士种松法”,多年来一直被人们传学。他任杭州太守,西子湖成了万紫千红、浓荫遮盖、湖水碧绿的胜地。他谪居黄州,自己种稻莳、栽桑养鱼,维系全家的生活。劳动中,她吟出一行又一行的名句,写出一首又一首的名篇。成年后,他曾有“老翁山下玉渊回,手植青松三万棵”的诗句。

程氏在孩子们心田种下了苗,孩子们在山野种下了树,心中的苗与山野的树都已茁壮成长,向人们诉说着这一平凡而深刻的真理。

劳动,不仅让兄弟俩收获了健康的体魄,还锻炼了他们的意志,增长了知识,净化了心灵。

四、“三白之宴”:苏东坡母亲培养孩子吃苦耐劳的习惯

现在的家庭教育,对于孩子的要求是什么呢? 只要你好好学习,家里什么事情也不用你做。在一些家长看来,孩子的唯一任务就是学习,学习好是成才的唯一条件。

于是,一些家长经常这样教训孩子:如果你现在不好好学习,那么长大了没出息,就让你去扫马路、去当工人!由此可见在孩子心目中,伟大的“劳动”就成了“下贱”的代名词。

这不,问题就出现了——当初怕影响孩子学习,不让他做家务,可最终的结果是书没念好,倒是养出一条“懒虫”,好逸恶劳、好吃懒做的坏习惯,只知道上网打游戏、吃饭、睡觉、发脾气……

可是,我们看一看980年的苏东坡母亲是如何教育孩子吃苦耐劳?

据史料记载,程氏为人热心,常周济穷人,而对自己的子女却绝不溺爱,注意不使他们沾染大户人家子弟常有的骄、娇二气。

苏轼苏辙兄弟从10岁起,就开始到城西的寿昌学院读书,离家就远了。

苏轼兄弟俩少年时代上学读书,兄弟两人,每天吃的就是“三白”:一碗白米饭、一撮盐、一碟白萝卜,萝卜蘸盐,吃得有滋有味。

一日、二日,天天如此,先生有些不忍,说:“苏轼,到我这来吃些菜吧。” 学校离家较远,孩子们中午不回家,自带饭食在学校用膳。吃饭时,是孩子们最高兴、最热闹的时候,这个拿出饼,那个端出馍,各式各样,不过,他们兄弟俩拒绝了,还说:“我娘说,粗食布衣为养性之本,经得住磨砺,方成得了人。”

这对苏轼今后能正确而勇敢地对待人生道路上一次又一次的磨难无疑是很有裨益的。

于是,白米饭、白萝卜,白盐粒的“三白之宴”,便成为师生们称呼苏轼兄弟午餐的雅称。

兄弟二人吃的是“三白”,可学习起来,却是文品、书品、人品倶佳的“三佳”。

“万棵松”与“三白宴“,是程氏刻意谋划的育子之道。

宋嘉祐二年(公元1057年),正当她沉疴在身,生命垂危之际,喜讯传来,苏轼与苏辙,同榜高中进士,并以文名震动京城,为时人注目。

出身豪门,却自甘清寒,程氏的辛劳没有白费,她的孩子以巨大的文学成就与彪炳世界文化史册的英名,给了她以最大的回报与安慰。

五、保护动物,苏东坡母亲培养孩子以善为主的性格。

程夫人教子,并不满足于书本知识的教育,而是抓住生活中一切对于子女教育有利的事情,并用自身言行,做出表率,达到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有两件寓意深刻的事,可以说影响了苏轼的一生。 苏母“恶杀生,儿童、婢仆皆不得捕取鸟雀”,令苏轼铭记于心,他曾在《记先夫人不残鸟雀》记之。

苏家有一个小园子,平时鸟雀很多。

一天,苏轼带着弟弟打算捉一只黄鹂玩。被母亲看见了,狠狠批评了他们。程氏认为,孩子的爱心,需要从小培养。 这件事,在林语堂著《苏东坡传》都有记载。 “幼年时,苏东坡在读书之外,富有多方面的兴趣。

下学之后,他就回家往鸟巢里窥探。他母亲已经严格告诫东坡与家中的使女,不得捕捉鸟雀。因此之故,数年之后,鸟雀知道在庭园里不会受害,有的就在庭园的树枝上做巢,低得孩子们都可以望得见。有一只羽毛极其美丽鲜艳的小鸟,一连数日到他家的庭园去,苏东坡对这只小鸟记得特别清楚。”(《苏东坡传》林语堂著张振玉 译 现代教育出版社 2007年1月第一版 第26-27页 )

同时,苏东坡的散文《记先夫人不残鸟雀》,其主旨虽是“言政刺过”,但另一个角度看,也与程夫人的影响有着关系,苏轼少年时书房前“竹楩杂花,丛生满庭,众鸟巢其上”。

几年后,“皆巢于低枝,其鷇可俯而窥也”。人鸟共处,环境优美怡人。这种鸟语花香的氛围,皆因苏轼的母亲程氏“恶杀生”,所以“儿童婢仆,皆不得捕取鸟雀”,所以苏轼的书房前才有这般景致。而苏辙,在记述他的母亲时也说:“生而志节不群,好读书,通古今,知其治乱得失之故。” 苏轼在《记先夫人不残鸟雀》一文和《异鹊》诗中记叙到:小时候自家的书房、院落中,竹柏丛生,杂花满院。美丽的桐花凤鸟三三两两飞聚于桐树上,与主人和睦相处,巢穴低得可随手拿到。邻里乡亲见状,惊叹不已。

有一天,家中的一只花猫捕着了一只漂亮的桐花凤,可怜的小鸟在猫的利爪下拼命挣扎着,发出凄厉的叫声。虽然在苏轼兄弟的救护下,小鸟也未能幸免。苏轼手捧血淋淋的小鸟不知所措。小伙伴中有的吵着要烤来吃。

这时,程夫人来了,当问明情况,便教育他们说,做人要有仁爱宽厚之心。这件事让苏轼终身难忘。 只有从小爱长辈、爱兄弟、爱朋友,长大才会爱民族、爱国家。

为此,程氏定下规矩,不准伤害院子里的花鸟。如有违反,不准进入园子。 程氏在孩子们刚刚懂事开始,就将爱的种子播种在了他们的心间。而这种爱,将支撑兄弟两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即便遭遇挫折,即便受到委屈,仍然能乐观对待。

保护动物,苏东坡母亲培养孩子以善为主的性格,仁义为本,做人要有仁爱宽厚之心。

六、“不发宿藏”:苏东坡母亲教导儿子非义不取 ,不贪“金银”

苏母不贪求不义之财的品质更对苏轼影响至深,我们可以从苏东坡的《记先夫人不发宿藏》一文看出“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

苏轼的《记先夫人不发宿藏》讲到的程氏夫人故事,传达的不仅仅是女德,更是一种廉明公正人生观的身教。

苏轼《记先夫人不发宿藏》原文如下:“昔吾先君夫人,僦居于眉为纱縠行。一日,二婢子熨帛,足陷于地。视之,深数尺,有一瓮,覆以乌木板,夫人命以土塞之。瓮中有物,如人咳声,几一年乃已。人以为有宿藏物,欲出也。夫人之侄之问闻之,欲发焉。会吾迁居,之问遂僦此宅。掘丈余,不见瓮所在。(见《苏轼文集》卷七十三或《东坡志林》卷三)”

苏轼的《记先夫人不发宿藏》写的是母亲在眉山城南纱谷行街上租来一栋宅子,经营着布帛织物的生意的时候,母亲教育自己不义之财不可取的故事实。

苏家为什么会在眉山城中租房子用来做纱縠行生意呢?

司马光在《程夫人墓志铭》中的记载说得很清楚,程夫人为支持丈夫苏洵游学读书,独立持家,将自己所有的陪嫁服饰玩物典当出卖作为资本,到眉山城租屋居住经营纱縠行。

先君夫人不为不义之财所动,不许发藏。这就是苏轼母亲程太夫人的为人。

母亲并用此事教育启发苏轼兄弟,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凡非份之财,一分一文也不能妄取,这是做人的准则。

这件事给了苏东坡人生观重要的启示。

他在《前赤壁赋》中写到:“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 有道是:“诗书传家门毓秀,博爱处世人长久。”

苏氏家风不变的魂脉,可以归结到这三点:读书正业,孝慈仁爱,非义不取。

不贪“金银”的母亲,培养出“大器”孩子。

这是一个母亲什么样的教育?对于孩子的有什么影响?

敬请阅读——

苏东坡母亲教子智慧:表现在哪里?(下)

(注 文章 为 田园泥土香教育 【母亲教育学】《母亲:教育孩子成功之密码》中的部分 章节)

附录——

“田园泥土香”之【母亲教育学】系列教育文集

上部《母亲教育学:母亲教育孩子的驾驶证与方向盘!》

中部《母亲:教育孩子成功之密码》

下部《母亲:教育孩子失败之借鉴》

“母亲,是孩子生命中的第一个启蒙师”——

母亲:是孩子生命中的第一个启蒙师,母亲肩负造福人类“最高的使命、伟大的使命”!

在人类历史的长河里,就有过一段以母系社会为主导、为核心时代。

最近网上流传着一个段子,女人千万不能随便惹呀——

秦始皇惹了孟姜女,结果长城给哭倒了。

曹操惹了小乔,结果火烧赤壁曹营。

李世民惹了武媚娘,结果江山给夺了。

咸丰惹了慈禧,结果清朝灭亡。

虽然是段子,不过,也基本上算是事实。

实际上,女人之于男人、于家庭、于社稷,无不举足轻重,生杀予夺。

曾几何时,吴三桂冲冠一怒为红颜。

尤其是,在人的一生中,女性的影响力普遍大于男性,再加上,在中国几千年来男主外、女主内这种光荣传统的影响下,女性对下一代的成长教育担负着最为重要的角色,孔母对于儿子的游戏教育、孟母对于儿子的三迁教育,就是最好的诠释。

所以,母亲在教育孩子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地位,是父亲望尘莫及的,所以在教育子女上,母亲肩负着他人无法替代的重任,母亲,只有优秀的思想品质,才能影响和促使子女的健康成长和一生良好品德的形成。

中国最需要教育的,不是孩子,而是父母;不是学生,而是老师。

今天最需要教育的,不是孩子,而是父母。

今天最需要补课的,不是孩子,而是父母。

没有“教育母亲”自己,谈何“母亲教育”孩子?

母亲教育学——应该是一门独立学科!

母亲教育学——就是“教育母亲自己的驾驶证”!

母亲教育学——就是“母亲教育孩子掌握的方向盘”!

我们知道,人要想开汽车的话,只有拿到合格的驾驶证,才能掌握汽车的方向盘。

事实上,母亲教育孩子,也是如此!!

如果我们把教育比喻成“汽车”的话,那么,孩子就是教育的“汽车”,我们伟大的母亲,就是掌握教育“汽车方向盘”的那个第一人。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